苗族姊妹节是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七日在施洞、老屯以年轻女子和后生为主体的传统婚恋的一种节日聚会方式,世人誉称为东方最古老的情人节。
苗族姊妹节,苗语叫“垄嘎粮”,“垄”意为吃,“嘎”意为饭,“粮”意为了确姊妹、朋友之聚的心愿。以苗族青年女子为中心,以邀约情人一起游方对歌、吃姊妹饭、跳芦笙木鼓舞、互赠信物、订婚等主要活动内容,是一个情与爱邀约的节日,是一幅人类情爱生活的风俗画卷,同时也是展示多姿多彩的苗族歌舞服饰艺术和丰富厚重的苗族文化底蕴的一个盛会。
节日中,当地的姑娘们穿上盛装,游客会被邀请入席品尝苗族的“百家饭”,在享用那风味独特的菜肴时,苗族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一边喝歌一边热情向客人敬酒。“游方”场上,激越嘹亮的飞歌,此起彼伏,混合交响,游客往往会陶醉于这三三两两情歌缭绕之中,就像回到童话的世界里,那男女主人公的情话故事便在眼前的春光中回荡……对远道而来的客人,姑娘们总是热情相邀到家作家,吃“姊妹饭”,对歌“游方”。两三天交往告一段落时,大胆的年轻游客开始向自己中意的苗妹要“姊妹饭”,接受五彩糯米饭团传达的信息,姑娘们落落大方,借物传“情”,爽快地把早已用竹篮、绣帕盛的五彩“姊妹饭”赠予对方,令乘兴而来的游客应接不暇,流连忘返。
在苗族生涯里,不管迁徙到何处,这种古风遣俗在历史发展中固定成了一种方式,由妇女集体策划、集体主持、集体参与,集体传承,由母亲口传心授给姑娘,由大的传给小的,并以固定的时间聚会形式,一代一代的传承至今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