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排羊乡九摆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探索和创新法治宣传教育的新模式,在帮扶单位台江县司法局的指导下,结合本地实际,以苗族传统文化为载体,巧妙地将法律知识融入苗歌之中,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苗歌普法(调解)工作法”。通过“接地气”的法治宣传新模式,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营造了和谐有序、法治氛围浓厚的社会环境。
“苗歌普法”,歌声普法润民心。一是组建基层队伍,创新普法载体。在帮扶单位的指导下,村“两委”积极组织群众参与,组建一支会苗歌、热心肠、文化素质相对较高的12人苗歌普法(调解)队伍,有效避免人手不够、无人传授等捉襟见肘的情况。为确保普法内容既贴近村民生活,又易于理解接受,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出发,共创作出30首苗语普法歌曲,歌曲主题鲜明,涵盖赡养老人、未成年人保护、财产继承规定等多个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点。二是创新宣传方式,拓宽宣传渠道。苗歌普法队利用二月二、苗年节、姊妹节等少数民族节日和舞龙嘘花等民俗活动,以及综治宣传月、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月等宣传日契机,开展平安法治宣传教育实践活动。今年以来,苗歌普法(调解)队伍共开展苗歌主题普法宣传教育活动10余场次,借助“六月六”传统节日举办文体活动,开展法治宣传1次,利用宪法宣传月契机,参与州县乡三级联合开展“宪法进乡村”集中宣传活动1次,累计受教育群众5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
“苗歌调解”,以歌化怨促和谐。一是及时介入,避免矛盾升级。凡爆发邻里矛盾、村民纠纷时,苗歌普法(调解)队便会及时介入,劝导双方当事人冷静下来,用以歌会民的方式,将纠纷性质相关的普法苗歌唱到群众心里。以苗歌为媒介,用歌词中的真挚情感和深刻道理来打动人心,让双方的怨气和紧张情绪在悠扬的歌声中逐渐消散,有助于调解队员帮助当事人摆事实、讲道理。二是以歌为媒,化解消怨促和。结合民族风俗、纠纷实际情况,调解队员通过让双方坐下来,大家围坐一堂,再一起唱几首普法苗歌,让矛盾在欢声笑语中烟消云散,双方当事人就能够各退一步、握手言和。今年以来,在九摆村发生且涉及当事双方都在村内的矛盾纠纷共2起,苗歌普法(调解)队伍参与调解2起,均已得到妥善化解。
作者:刘灵强;审核:杨华锋